《咳嗽的診斷與治療》內容預覽:
咳嗽的解剖學基礎
咳嗽感受器
傳入神經
咳嗽中樞
傳出神經
咳嗽反射的解剖學基礎
咳嗽感受器
喉部和氣管支氣管,橫膈,胸膜,食管
快適應感受器,無髓鞘C纖維
同側交感神經
舌神經喉神經,膈神經
咳嗽的保護性作用
反射性保護作用
清除痰液和異物
保持氣道潔而暢
阻止氣道感染擴散
病理性咳嗽發(fā)病機制
咳嗽感受器受到過強機械、物理或化學刺激
咳嗽感受器敏感性增加
傳道神經興奮性增高
咳嗽中樞反應性增強
大腦皮層的控制性失衡
咳嗽并發(fā)癥,劇烈咳嗽產生:
300mmHg以上的胸內壓,
高達28000cm/s或500里/小時(85%聲速)的氣流速率;
收縮壓達140mmHg(胸部正壓時為75mmHg);
能量可達1-25焦耳。
以上效應可導致心血管,神經系統(tǒng),胃腸道,泌尿生殖器,骨骼肌,胸廓和呼吸器官的多種并發(fā)癥。
點擊下載完整版:《咳嗽的診斷與治療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