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干擾素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專家建議》內容簡介:
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時,應首先考慮追求更高的治療目標,優(yōu)先考慮選擇持續(xù)應答率較高的藥物。對于確定選擇干擾素治療的患者,可以首先推薦聚乙二醇干擾素a-2a(PEG-IFN a-2a)。
在選擇干擾素治療時,應重視個體化治療,可以根據患者對藥物的耐受情況、發(fā)生應答與否或發(fā)生應答的時間等具體情況,在《指南》基本治療方案的基礎上適當調整藥物劑量、療程、監(jiān)測和隨訪時間,必要時可調整治療方案。
《干擾素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專家建議》內容預覽:
對于長期輕度ALT水平升高(ALT 1-2?ULN)或正常的患者:如患者年齡較大、有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癌家族史、HBeAg陰性、B型超聲或FibroScan檢查提示肝臟有慢性病變,建議肝活檢。如活檢顯示有明顯肝臟病理改變,建議使用包括干擾素在內的抗病毒治療。
對于ALT水平明顯升高(>10?ULN) 的患者:
應先密切觀察病情變化,特別是ALT和膽紅素水平的動態(tài)變化,同時可以適當給予護肝藥物等對癥和支持治療。
一旦ALT水平開始下降,或降低到10?ULN以下,則可以開始啟動干擾素治療,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按推薦劑量或先從小劑量對于ALT水平明顯升高(>10×ULN)的患者,如果考慮選擇干擾素治療,必須由具有豐富干擾素臨床治療經驗的專家實施或指導下實施。治療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,必要時調整治療方案。
關于干擾素的基本劑量和療程及個體化調整,建議:
1)治療中外周血WBC總數?1.5?109/L或中性粒細胞計數?0.75? 109/L或PLT計數?50?109/L的患者,應下調聚乙二醇干擾素劑量至135mg繼續(xù)治療,或延長注射間隔時間,并加強監(jiān)測。外周血WBC總數?1.0?109/L或中性粒細胞計數?0.5?109/L或PLT計數?2.5?109/L的患者,應當暫停使用,待以上指標回升后再從小劑量開始治療。
2) 治療后達到我國《指南》中定義的“完全應答”標準患者,應維持治療6個月以上,必要時可適當延長療程;“部分應答”患者應當繼續(xù)治療,直至達到“完全應答”,再繼續(xù)維持治療,可視具體情況延長療程。
點擊下載***:《干擾素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專家建議》
研究表明,機體在創(chuàng)傷、感染等應激后出現的以分解代謝占優(yōu)勢的高代謝狀態(tài)的主要...[詳細]
機體在遭受感染、創(chuàng)傷、大出血、大手術等打擊后將發(fā)生以高代謝狀態(tài)為特征的應激...[詳細]